【灵幻文论 第18期 】深度长文:把“欺骗”还给魔术

分享文章来自 提米

魔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只能被欣赏而不能被鉴赏的。因为一场魔术表演的完美落幕意味着其中所有技巧都已消匿于无形,只有失败的魔术才会被人看出手段的低劣。这样说来,好像观众只有享受娱乐的份儿,评价魔术是魔术师的专属工作,依我看,这倒也未必。那些不开窍的魔术师或爱好者之流往往走入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技术,过于依赖手法,以至于丧失对魔术外在形式的整体把握能力。对他们来说,魔术效果的生成似乎和流程的操作是彻底的一回事,魔术师需要做的不过是“不漏”、“自然”、“演得真”。观众在他们的表演里沦为了只会找茬的对手。

很长时间以来,我竭力在上述两种方式之外,寻找一种言说魔术的路径,同时避免和讲解流程或舞台技术的魔术讲义混为一谈。这件事在魔术爱好者圈里几乎始终是不可理喻的,原因很简单,但鉴于一些人无力正视自己,还是不说为妙。总之,我的目标始终在于将魔术之所以为魔术的原理展现出来,使注意力转移到魔术的形式和其特性之上。我很快发现,魔术的真正秘密并不隐藏在手法、道具之中,决定效果的乃是其情节安排的方式。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像亚里士多德讨论悲剧那样讨论魔术了。

关于魔术效果的生成原理,我已经写过一篇文字不够简练的文章,导致屡次有人表示因为太长所以根本没有看的价值。我到现在仍然没明白这是什么逻辑,就像我不明白一些爱好者认为一分钟之内如果不出现效果这个魔术就没有可看性了一样。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演绎问题,但我觉得仍然有必要为那些不屑于看我写的长篇大论的读者重申我所持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观点我曾在刚刚提到的那篇文章中做过详细的论述——即魔术永远是一场幻觉,它不应该(也不需要)被误以为真。下一段文字开始之前,我假设无论是爱好者或是麻瓜的你都已经看过了我在文章开头前放置的视频。

我遇见很多爱好者和部分魔术师,他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表演摧毁观众的理性。他们说当表演结束时,观众应当相信魔术师具有某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我以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某些知名魔术师的误导。比如刘谦的台词中偶尔会出现类似“我最近在练习某种特异功能”的话,一些国外的魔术师在讲座上也会提到,思考秘密动作时,应当设想自己是哈利·波特,设想魔法会以什么样的姿势或动作发生,借以矫正自己的错误姿势或动作。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魔术师要扮演的是一个会魔法的人”。这些说法本身没错,但是被严重地误解了。“扮演”一个“会魔法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会魔法的人”。如何“扮演”这个人是魔术艺术的全部精华所在,在具有真正影响力的大师那里,“扮演”这一行为是纯粹的,是界限分明的,这意味着当表演结束时,每个观众都知道魔术师并不具有超出普通人理解范围的能力。

在兰斯·伯顿这场表演中,你会发现,第一个效果极具暧昧性。它的基本情节是选牌消失,完全可以独立表演,但是兰斯用两个类似魔术却又不是魔术的片段把它包裹起来,成为一个三段式的“读心术”。暧昧就来自于第一个片段,兰斯说:“你在想,他没有本事知道我在想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句话可以是对的。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它表明了魔术师的态度,它暗示了自身的虚假性和欺骗性。观众笑了,是因为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太简单,太恶作剧了。第二个片段是一个实在的魔术效果,但是有了第一个片段做铺垫,它显得格外不可思议,因为观众已经下意识地接受了魔术师并非真正具有读心术这一事实。第三个片段这里,一般的做法是用更具有震撼性的效果做结尾,但是兰斯又开了一个小玩笑,观众立刻知道“知晓观众的秘密”是不可能的,不过在魔术师的口吻之中,这件事又似乎有其可信性。于是观众就此而站在了魔术师的立场上,成为秘密的保护者,而非揭露者。

这种心照不宣的氛围是兰斯刻意营造的。这场表演发人深省之处就在于和一般的思路相反,在真正具有魔术效果的情节之上所增添的东西,台词、动作、表情,不是为了对效果进行(惯常意义上的)强化,而恰恰是为了对其进行消解。观众在表演中所体验到的不是魔术的真实性,而是其欺骗性。第二个流程“小牌变大牌”中,这一理念依然存在。引入部分所讲的台词就体现了这一点。兰斯讲到魔术师应该锻炼的不是他们的手指,而是他们的牌——我曾见过一些爱好者引用类似的台词,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放错了重点。他们以为这句话的可笑之处只是在于牌的尺寸出乎观众意料,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兰斯想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对自己所说的话的一种不信任。他的台词充满娱乐性,在此之下隐藏的是对观众的一种恳求:请不要当真。他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无一不在向观众暗示,我不过是在胡说八道罢了。在这段流程中,第一个出现的效果实际上是魔术师猜出观众的牌(方片Q),但同样,兰斯将其戏剧化了。他令这个效果尽量地弱化,以使观众立刻明白魔术师动了某些手脚,仿佛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观众的选牌是什么似的。

初学魔术的人知道,为了讲出有趣的台词,往往要编造一个比较具有逻辑性的故事。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故事的真正意义何在,他们将其视为魔术流程操作的附属品。我们需要的并非故事的逻辑,因为魔术的逻辑在其自身的情节之中,而不在台词里。故事也有为错误引导服务的作用,但是也不代表没有故事你就无法操纵观众的注意力。真正与故事伴随而来的其实是其虚构性,讲魔术台词的艺术就是博尔赫斯写作小说的艺术,瞪着眼睛说瞎话,你说得越不着边际,观众就越买账。不幸的是,从某个时间开始,大部分魔术师开始失去这一本领,他们追求某种“真实感”,用非常庄重而决绝的语气,企图令观众相信某些东西。然而正像我所说的那样,观众的理智一直都在跟随情节运行,他迟早要意识到你在欺骗他,问题是,他究竟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这一点。低级的做法是将这一点推迟到效果发生的那一刻,这一刻前他听到的东西,看到的东西都将遭到推翻,他会对魔术师信誓旦旦地表示是真实的东西不知所措,他会迷惑。这种情况下,观众永远是被动地接受魔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与魔术师分道扬镳了。相反,假如一开始,魔术师尽可能早地暗示给观众自己所表演的东西不过是一场幻觉,表演的性质就变了,它不再佯装真实,那是它无法真正成为的东西,它袒露自己的欺骗性,并以此真诚来俘获观众。这场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观众的施舍物,全部奠基于后者所提供的吹弹可破的权宜之计——好吧,我暂且认同你所说的,看看你接下来还会干些什么。这样听来魔术表演似乎建立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基础之上,但实际上,这是观众主动与魔术师敲定的契约。在效果出现很久以前,观众就已经知道不需要再假装相信魔术师,他的地位因此也不再受到贬抑,他成为了魔术师的同谋。

能够具有如此清醒的头脑的魔术师并不多,末了我再推荐一位,英国魔术师达伦·布朗。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从事心灵类魔术的表演,但其过人之处在于他始终宣称自己的表演是魔术性的,换言之是假的。无论他营造出的幻觉多么具有真实感,他都不忘强调这一点。

【灵幻文论 第18期 】深度长文:把“欺骗”还给魔术: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